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下称《规划》),为促进民政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其中,发展养老服务被列为五项重要任务之一。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初期阶段,养老产业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十分迅猛,养老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养老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0.3张。而“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少子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加剧等挑战,亟需从经济、健康、照护、精神等多方面建立有效机制,提升养老服务供给的规模和质量效益,满足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需求。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为10.5%,老龄化水平与1985年的日本、1996年的台湾地区和1975年的美国相当。据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达14.73%。
《规划》就发展养老服务设了专章进行阐述并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规划》提出,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同时,《规划》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城乡社区和养老机构。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医养结合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据机构预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容量已逾4万亿元,且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元,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有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养老的三种主要模式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随着未来民营资本的进入,具有居家及机构养老双重因素的社区养老将变得更加专业化、市场化,未来有望率先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