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发展格局中,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领域,正逐渐崭露头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将其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正面清单”,这一举措对低空经济项目的推进具有深远影响。
政策支持:为低空经济项目“输血”
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低空经济与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一同被纳入其中。这意味着,此前困扰低空经济项目的资金筹集难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过去,由于低空经济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资金问题成为阻碍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如今,专项债的支持为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小型通航机场扩建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了这些项目从规划走向现实。
额度分配管理的优化也向低空经济领域倾斜。那些聚焦低空经济发展,且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高、资金使用效益良好的地区,将更容易获得专项债券额度。同时,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这一比例的提升大大激励了各地积极谋划低空经济项目,使得资源能够更加精准地流向低空经济急需的领域。
此外,“自审自发”试点省市及“绿色通道”等创新模式,进一步为低空经济项目落地提供了便利。在“自审自发”试点地区,低空经济重点项目经省级政府把关后即可发行专项债券,无需上报国家部委审核,大大缩短了项目的筹备周期。对于非试点省份的在建低空经济项目续发债券,无需重新申报,审核绿色通道保障了资金链的稳定,推动项目持续建设。
项目类型:多维度覆盖低空产业链
基础设施建设类
通用机场建设:专项债券资金可用于新建或改扩建通用机场,涵盖机场跑道、停机坪、航站楼、塔台等设施。例如某平原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借助专项债券的支持,完善了机场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低空交通便利性,为通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站,并配备通信、导航、监视等设备,旨在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飞行情报、气象信息、飞行计划申报等服务,全方位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与效率。
空管设施建设:对低空空域的空管设施进行升级和完善,如更新雷达系统、通信设备等,提升空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控能力,有效解决管理者对低空飞行器“看不见、呼不到、管不住”的问题。
新能源航空器能源基础设施:包括电动飞机充换电设施、氢能源飞行器加氢站。如在通用机场内建设电动飞机专用的充电站和换电站,配备智能充电设备和自动化更换设备,以及相关的电力供应、监控和安全防护设施。在城市空中交通枢纽,采用先进的充电技术,如无线充电、大功率快充技术等,以满足电动飞机在城市内短时间起降的能源补给需求。在通航机场、飞行试验基地或特定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附近建设氢能源飞行器加氢站,具备完整的制氢、储氢和加氢功能,采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配备先进加氢设备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应用场景类
低空智能灌溉系统建设项目:利用低空飞行器搭载遥感设备和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等,实现精准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林业资源低空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购置专业的低空飞行器,如无人机、直升机等,并配备高分辨率的遥感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对林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测,包括森林资源的分布、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消防无人机应用项目:组建森林消防无人机队伍,配备专业的消防无人机和灭火设备。利用无人机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火灾初期及时进行灭火作业,降低火灾损失,保障森林生态安全。
水利设施低空巡检系统建设项目:建立水利设施低空巡检系统,购置无人机、无人船等低空飞行器,配备高清摄像头、雷达等检测设备,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设施的安全隐患,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水资源监测与调配无人机应用项目:利用无人机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的水量、水质等,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冷链物流应急保障与低空救援一体化项目:一方面建立城乡冷链物流应急保障中心,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冷链物流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组建低空救援队伍,购置救援直升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配备救援设备和物资,开展低空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低空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产业园区类
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园区的土地开发、厂房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通航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如威海高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一期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该项目在债券存续期内总投资为50亿元,其中不含专项债券的项目资本金25亿元,专项债券融资2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低空经济产业的集聚发展。
实训与服务类
在实训基地等就业服务设施方面,低空经济衍生出众多学习内容,如飞行培训、驾驶证考证服务等飞行学习,部件维修、机体维修等维修、保养、检测类学习内容。此外,还可购置适合的飞行器,如直升机、小型固定翼飞机等,并配备专业的飞行员和导游,开展空中游览服务。但此类别因商业性质较重,在申报专项债时,需着重考虑其公益性,以满足专项债申报公益性和收益性并重的要求。
地域分布:各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专项债项目
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涉及低空经济建设内容的专项债项目已发行26个,项目总投资193.28亿元,发行专项债券金额合计53.95亿元,占总投资约28%,主要集中在低空产业园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比超过了90%,其他类涉及到教育培训、文旅等,占比10%。
从地域上看,四川省有5个项目,集中在自贡航空产业园,涉及无人机生产、创新中心等配套建设,总投资38.42亿元,占全国19.9%。广东省有4个项目,形成恩平、韶关等工业园低空经济片区,总投资16.15亿元,专项债融资4.03亿元。江西省和河南省各有3个项目,江西聚焦无人机厂房与分宜产业园;河南布局安阳试飞场和5G技术基地,两省专项债融资分别达5.45亿、3.85亿。湖北省的竹山冷链物流+华中飞行器基地、湖南省的最大单体项目47.13亿、浙江省的职业教育+起降工程等,也都形成了各自的差异化布局。
随着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政策性银行贷款等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如何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性金融支持、市场化运作、投融建运管一体推进的高效机制,成为推动低空经济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低空项目专项债在政策支持下,正为各地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随着各地项目的持续推进和落地,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