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何为“四链融合”?
发布时间:2024-08-21 浏览量:263

8.20公众号广告图.png

“四链融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与时俱进形成的理论成果。  

Part.01“四链融合”的基本内涵  

创新链是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商品化的全过程,产业链是产品产业化过程中提供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这两链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链式结构。两链深度融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商品化—产业化—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资金链是服务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再到产品生产或服务全过程形成的资金链条,人才链是贯穿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各环节全过程的链式结构。  

“四链融合”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包含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总结创新、产业、资金和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别形成链条。第二个阶段,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在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领域,对链式结构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资金匹配和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一体设计和一体部署,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四链的良性循环、有效贯通和深度融合。  

Part.02“四链融合”的内在机理  

“四链融合”关键在“融”,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形成“一载体、一动力、两关键”的组织架构。其中,产业链是主要载体,创新链是重要动力,资金链和人才链是关键因素。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调的是按照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安排创新链,针对产业链的痛点、卡点、堵点,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对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支撑。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同时强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需求,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  

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转化接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要以创新链布局塑造新产业链、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方向。  

三是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人才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和2014年均提到围绕产业链完善资金链,这为解决产业链中的资金短板弱项提出了根本要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完善资金链、人才链,就是要疏通每个环节资金、人才进入产业链、创新链的渠道,对资金的筹集、投放、运营、回笼,以及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确保资金链、人才链精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各个环节,提高资源要素在链条中的使用效率。  

Part.03“四链”的功能作用  

“四链融合”过程中,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动力,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载体,资金链和人才链是决定创新链、产业链成败的关键。  

创新链提供动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整体提升,逐步形成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创新链条。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C919大飞机、新能源、先进核能、特高压输电等取得重大突破,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全面提升。“四链融合”中创新链是动力源,创新链上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面向未来发展前沿的科技创新合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产业链提供载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技术广泛应用到产业中,形成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嵌入产业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四链融合”中产业链为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提供载体,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在产业链上有效配置,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资金链提供给养。资金是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血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0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55%;推出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北交所的设立,拓宽了成长型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格局加速形成。“四链融合”中资金链为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各类主体各个环节提供精准有效的资金支持,服务的重点是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效的资金供给。  

人才链提供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引进和使用进行了重大部署,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持续提升。“四链融合”中人才链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把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接到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中,才能有效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不紧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