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7年,在政策、法规、技术、应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智慧城市进入一个全新突破式发展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开启智慧城市3.0版本;大数据让城市拥有“智慧大脑”;无人汽车投入生产和使用;AI、石墨烯、5G、VR/AR等新技术应用愈加引人入胜;PPP被应用于众多智慧城市项目。具体有五大关键词与十大事件:
五大关键词
AI(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在不断鞭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升级革新,而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驱动。
有迹象表明,AI(Artificial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正开始大力渗透到智慧城市的众多细分领域。以智慧政务为例,基于大数据、AI、信息安全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城市数据资源的共享协同,建立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和多元化服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使“百姓跑腿”变成“数据跑腿”。
5G
5G的本质是更广、更快、更强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信息技术,指向了更高效、更及时的资源利用,为智慧城市的能源、交通、安防等方面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从而带来多方面可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工信部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要求力争于2018年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支撑我国5G规模试验全面展开,并且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确定5G中频频谱。
PPP
PPP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可以有效地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维护中的一系列难题。 PPP模式是“十三五”时期智慧城市的“新型”重要特征。过去一年多来,智慧城市的商业运营模式创新取得突破,PPP被应用于众多智慧城市项目,譬如“智慧阳信”PPP建设项目”(规模9.44亿元)、“智慧蓬莱”建设项目”(规模12.4 亿元)、宁乡县智慧城市(规模4.61 亿元)、桃源县智慧城市(一期)建设(规模5.82亿元)。
智慧城市投资正逐渐由单一的硬件基础设施投资,向多元的软硬件一体化投资方式上过渡。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项目中软件技术实力和所提供的核心功能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拥有ICT核心能力的企业将在PPP迅速落地的2017年获得较快增长。
智慧大脑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数据建设的跟进,大数据对于城市管理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挖掘“数据金矿”帮助城市发展决策管理。
大数据能够为城市带来什么?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的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构建发展决策、问题诊断、产品研发等支持系统,能拓展城市民生监测评估、城市管理危机预警的应用。
在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中,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资产,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石,被视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智慧大脑”。深圳宝安人力资源、龙岗坂田、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都非常重视数据资产的建设与应用,与智慧园区公司合作部署数据驾驶舱,用数据驱动管理,优化服务。正如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所说,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大数据能够帮助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进一步改进惠民服务。
智能与绿色建筑
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把智能与绿色建筑概括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智能与绿色建筑”将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用最新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去解决生态节能与居住舒适度问题。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这一概念应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筑、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内容包括:绿色建材,建筑设施,建筑智能化系统,智能化家居及小区管理系统,建筑和交通监控管理系统,建筑环保,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
十大事件
01 国标委发布四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
2017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当天,国家标准委集中发布了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包括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在内的四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均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规划推动。
其中《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给出了智慧城市概念参考框架,规定了ICT支撑的智慧城市业务框架、知识管理参考模型和技术参考模型,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原则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ICT的整体规划及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本标准自2018年05月01日开始实施。
这体现出,国家已经真正从顶层考虑整个资源系统,形成自上而下推动整合的趋势。未来几年内,可能就要集中做资源整合,在具有一定成效的情况下,下一阶段,将真正为进一步的体系化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02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提上了政府工作报告议程,在珠三角地区强势“东进”,瞄准对岸的港澳地区,打造跨境经济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将与“雄安新区”形成“一南一北”两套新的区域发展试验方案。
粤港澳大湾区将对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及产业园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未来景象都是值得期待的。
03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缓慢,国家对雄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委以重任,或将掀起新一轮智慧城市需求增长。雄安新区有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解决交通拥挤、医疗卫生保障、大量的人口流动、城市管理难度大等“城市病”提供成功范例。
雄安新区,其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有别于深圳、浦东全新的“改革开放”。而这种新变量,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园区开发而言,同样是颠覆的、革新的。
0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参与式指标制定指南》
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指南》指出,大数据与云计算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使城市社会治理产生深刻变革。在理想条件下,智慧城市建设能催生创新型治理,为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技术与新思路。智慧城市能利用高科技手段收集并共享信息,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及环境可持续性,建成包容宜居的城市。
05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7月,国务院印发《通知》提出:构建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发展智能建筑,推动地下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构建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地、湿地等重要生态要素的全面感知以及对城市复杂系统运行的深度认知;研发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促进社区服务系统与居民智能家庭系统协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
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并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
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集体学习国家大数据战略,他强调要推动实时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07 首批55个“互联网+” 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公布
7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包括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崇明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等在内的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并要求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并于2018年底前建成。
据业内人士估算,此批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将于今年带动超过400亿元投资。
08 智慧坂田“全景态势一张图”
深圳龙岗坂田街道集聚了华为、神舟、康冠、中软国际等ICT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新一代通信产业集聚区基本成型。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及龙岗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坂田街道办立足坂田实际,前瞻布局技术创新应用热点,抢占智慧城市建设新高地。
智慧园区公司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支撑,充分整合街道办及社区的业务管理系统、公共服务机构、运营商、互联网等社会信息资源,规划功能定位、设定监控指标,建设坂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智慧大脑”,提升日常运行监控预警能力、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形成城市“全景态势一张图”,后续还将协助智慧坂田运营实施。
09 华中地区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运营服务启动
武汉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运营服务日前正式启动,已有10个用户成功接入,预计今年12月底将有近100个用户接入。这是华中地区首个量子通信城域网,标志着武汉市成为我国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的正式启动,将大大提高武汉政务、金融等网络信息安全度,为武汉城市圈和中部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10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筑梦中国版“硅谷”
备受关注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提出到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建成中国“硅谷”。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长度约180公里,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包括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莞松山湖、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区、深圳坂雪岗科技城、深圳国际生物谷。“多节点”是具有一定创新基础,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节点,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