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截至2月21日上午,内地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567例,累计死亡病例2239例。香港目前有61宗确诊个案,其中2人死亡,治愈5例。香港确诊数字不断增加,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区政府急民所急,连续推出一系列抗疫防疫措施。包括2月8日推出的“从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需强制隔离14天”,2月14日推出的“设立逾250亿元(港币,下同)基金,实施21项具体政策措施”,香港特区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从不同层面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也获得一致好评。香港中华总商会表示,基金政策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可谓是“雪中送炭”;有关措施为经营困难的行业、员工以及基层市民带来“及时雨”。香港特区面对疫情的措施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公费隔离的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忘人文关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十分有必要。
一、“从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需强制隔离14天”措施办法
居家隔离:被强制隔离人士,如果在香港有住址(即居所或酒店),可以选择自行在住址隔离。截至2月15日夜,香港特区共有7858人须接受检疫安排,其中九成是香港居民,绝大部分在家居进行检疫。。港府纳入入境处,惩教处,消防处,海关,确保自行隔离的人不会乱跑,随时上门突击检查。政府会继续透过电话、实时地点分享、电子手环及突击检查等方法进行监察,并加强突击检查接受强制检疫人士。如果乱跑,被抓到,最高罚款2.5万元及入狱6个月。在住址隔离的人士,虽然不能外出,但可以让朋友或是家人帮忙购买生活所需用品,当然就是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如果是独居人士,饮食可以向民政总署、福利署寻求帮助,福利免费提供生活物资。
隔离营隔离:对于那些没有住址的人士,则会被安排到香港特区政府指定的隔离检疫中心。香港目前已启用4个检疫中心,供确诊人士的密切接触者隔离入住,包括麦理浩夫人度假村、鲤鱼门公园度假村,及北潭涌度假营、饶宗颐文化馆内的翠雅山房。检疫中心的选址,以度假村和文化旅馆为主,环境优美。
麦理浩夫人度假村。麦理浩夫人度假村位于西贡北潭西贡郊野公园,环境清幽,精致迷人,放眼过去尽是青翠林木。度假营内的营舍为独立式平房,设有客厅、睡房及洗手间连淋浴设施,可供3至15人使用,整个度假营可容纳268人入住。其实,早在2003年SARS期间,麦理浩夫人度假村就被用作隔离中心。
鲤鱼门公园度假营。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宿营营地。位于香港岛东区的筲箕湾东部,遥望鲤鱼门海峡,占地22.97公顷,是香港市区(香港岛及九龙)内唯一一个度假村。度假村四周都种有绿植,空气清新,景致也很宜人。营舍方面,设有4座家庭营舍及2座团体营舍,风格仿的是20世纪初欧洲式建筑。里面设有露台、睡房、洗手间连淋浴等设施。
保良局赛马会北潭涌度假营。是香港一个宿营营地,位于新界西贡北潭涌,邻近北潭涌自然教育径,由香港赛马会资助兴建,由保良局负责管理,于1979年4月启用,占地约10公顷,可以作为宿营、日营、黄昏营及露营等用途,并且提供射箭、自行车、绳网、室内攀石、捞金鱼及手工艺等活动。平时提供水陆康体活动,红树林和河流这些景观也作环保教育用。
度假营内的营舍有3座2层高西班牙式楼房,每层三个单位(共18间),分别可供4人、6人及8人入住(全部单人床),住宿环境干净清雅。
翠雅山房。翠雅山房所在的饶宗颐文化馆,前身是荔枝角医院,整个建筑群是三级历史建筑。翠雅山房由5座双层建筑楼房组成,设有89间客房,设计以中式古典为主。环境优美舒适。绿树环荫,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城市的绿洲。
二、“设立逾250亿元(港币,下同)基金,实施21项具体政策措施”
林郑月娥公布基金详情时表示,特区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全城防疫。为确保个人防护用品供应,特区政府会继续斥资采购口罩,并资助本地企业在港研发及生产防疫用品。港府将向医院管理局额外拨款47亿元;向建造业承建商和近24万名工人发放一次性津贴,加强防疫装备;为全港公、私营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发放防疫津贴,包括资助清洁工和保安员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业界及基层市民也将获得援助。旅行社、食肆及零售商户等可获发放8万至20万元额外津贴;文化、演艺、创科、教育机构等也获资助;学生学习津贴增至3500元;全港约20万户低收入家庭获发5000元特别津贴。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说,47亿元的额外拨款将应用于不同环节,包括前线医护人员的人手开支、增购个人防护装备、加强清洁及物料供应等,可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应对疫情的能力,“我们会善用拨款,与8万名员工携手抗疫,保障市民健康。
建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地尽快出台公费强制隔离的管理办法
据调查我们内地一些人不愿意隔离,害怕被隔离,最近报导一案例就是来北京的武汉探亲者就因为害怕隔离的隐瞒上报,造成重大传染事件,让我们感到遗憾。
理论上讲,隔离的工作越细致、越彻底,公众的安全就越有保障。我们内地人口众多,光是个人单独隔离附带的高企的经济成本,就让很多地方财政吃紧、头疼。由于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统一的规定,各地便因时制宜。有的地方明确隔离费用由财政兜底,有的地方则是政府补贴较少一部分,更多由被隔离者来承担。
在非常时期,应对万分紧急的疫情,为了解一时燃眉之急,有些地方难免会使用一些过于硬核的手段,让个人承受过重的压力。所以,为了不激化社会矛盾,国家方面有必要出台统一的政策,建议明确强制隔离的费用由各级财政支出,以国家层面的明确指引来改变地方的短视考量。
对地方而言,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约束和倒逼,让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决策,尽量减少对个人不必要的打扰和对私人经济的破坏。例如可以优先征用国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和招待所等作为强制隔离的场所,来降低隔离的费用等;同时避免过度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和权利伤害。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到关键阶段,越是紧要时期,就越需要公众的耐心配合。自费隔离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接受的范围,它所激起的不满、躲闪、逃离,恐怕只会与官方的防控初衷背道而驰。地方上如果不想陷入与部分人躲猫猫的游戏里,不想让之前的工作前功尽弃,弃,就要尽早认清这一点。从长远着眼,通盘考虑,安抚人心,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