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前景预测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量:41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逐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低空经济主要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多场景的低空飞行活动,并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分析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一、市场规模预测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预测基于当前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几年的增长潜力。从飞行器制造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随着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广泛应用,低空经济将深刻影响并重塑交通、物流、旅游等多个行业生态。  

二、政策支持与法规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低空经济”的概念;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外,全国多地也相继发布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法规环境方面,随着低空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相关部门也在逐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例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合法飞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适配的保险保障方案。  

三、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  

技术进步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低空经济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例如,5G-A技术具备高精度、部署快、易组网等优势,为低空飞行器的实时监视和空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低空飞行器具备了自主感知环境、智能决策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在创新应用方面,低空经济正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例如,低空物流可能成为低空经济首要应用场景,无人机凭借其小巧灵活、不受地面交通拥堵限制的优势,将成为城市快递、生鲜配送的重要力量。此外,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也将迎来变革,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正在加速推进5G基站、低空通信网、低空导航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通用机场、起降平台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便捷的起降点。  

五、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障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也成为重要议题。低空经济涉及飞行事故、自然灾害、政策法规变化等多种风险因素,需要保险公司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方案。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推出相关创新保险产品,为低空飞行器提供财产损失、第三者责任、上机人员责任等主要风险保障。未来,随着低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保障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