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新基建内涵解构
发布时间:2020-06-29 浏览量:896

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两会期间提出除了传统基建外,新型基建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会议汇中被频繁提及。

一、新型基础设施定义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目前虽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所指是明确的。与传统基建主要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讲,新基建还包括目前存量规模相对大部分传统基建行业较小,但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

图1、新型基础设施定义

二、新基建“新”在何处

目前中国经济动能正在向后一阶段转换,新基建能够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能更好支持创新、绿色环保和消费升级,在补短板的同时为新引擎助力,这是新时代对新基建的本质要求,这是新基建与老基建最大的不同。具体来看,新基建实施将更偏重于“稳”,新基建乘数效应更大,在推动投资和生产的同时促进消费和内需,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

图2: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三、新基建的主要领域

根据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和文献的相关表述,结合当前中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业内人士和媒体机构将新基建涉及的主要领域归纳为7个方面,即5G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图3:新基建七大主要领域

四、新基建的意义

基础设施具有强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受益范围广、规模经济等特点,其基础地位决定相关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前面,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在于惠民生、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和促创新。

图4: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