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3-01-05 浏览量:866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的主动选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积极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1-11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与潜力,但对一些困难与挑战不可忽视。国际方面,随着地缘冲突的持续演变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仍未缓解,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国内方面,疫情仍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大背景之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积极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从“规模扩张”转向“产业升级”,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拥有超大市场资源优势,商品市场规模优势明显。去年1-11月份,虽然市场销售略减,但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增长4.2%。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庞大的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引擎。同时,我国仍然存在着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市场体系存在着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进而直接影响了市场功能的发挥。如何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一突出优势,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发展动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始终。《意见》指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因此,要有全局眼光,立破并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供给质量、拓展市场需求,充分发掘国内市场潜力,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逻辑

  《意见》明确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社会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因此,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否顺畅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效率与质量。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打通国民经济内循环的卡点堵点,合理优化配置资源,能够实现国内市场的高效联通以及供需良性互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逻辑与现实选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要做到牢牢抓住持续扩大内需这个关键基点。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消费既是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新的起点。要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经济增长促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才能够不断完善内需体系,从而提高供给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构建更加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环节是经济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素资源是否流通顺畅,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现实效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加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打通阻碍流通的关键节点,提升供应链韧性,使现代流通体系运行更顺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