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双碳”目标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11 浏览量:561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中国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双碳”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形成了“双碳”工作管长远、管根本的顶层设计。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双碳”工作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我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通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新认识减排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以下六个方面中,“双碳”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其底色必然是绿色。一方面,绿色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合,在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诸多细分领域,我国已经建立起后发优势,其在经济中的比重必然进一步扩大,成为支持中国打造低碳经济的主战场。另一方面,减排降碳的约束性目标,必然要求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持续开展深度变革,在巩固去产能成果的同时,实现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进程中,要将碳排放控制作为强制标准纳入转移企业引进标准之中,促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在实现空间重组的同时,稳步降低碳排放。

  第二,加速能源低碳转型。“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禀赋的基本国情,必须先立后破,持续推进能源革命。一方面,要稳步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在煤炭生产洗选、燃煤发电、工业用煤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推动煤炭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同新能源的特征,根据不同地区的新能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要促进存储消纳,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促进就近消纳和外送消纳,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要积极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逐步形成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低碳绿色的能源利用体系。

  第三,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力,推进“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关键领域的“卡脖子”环节实现自主绿色技术创新突破。要建立健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断释放绿色技术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效能。

  第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要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把“双碳”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之中,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耕地保护与利用,提升耕地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水平;倡导集约紧凑的城镇用地空间布局,强化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用好存量建设用地,探索低碳的街区形态和建筑形态,促进国土空间利用向绿色低碳转型。

  第五,重塑人民生活方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引导民众形成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第六,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通过开展“双碳”工作,跳出传统工业文明视角,从生态文明视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减排和发展就可以做到相互促进,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起飞的可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解决之道。中国将秉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