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型)申报材料清单
	 
	  1.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型)申报表;
	 
	  2.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型)申请报告;
	 
	  3.申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申报单位所在地政府出台或正在出台促进特色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和资金扶持的有关文件;
	 
	  5.相关辅助材料及其他需要详细说明的事项。
	 
	  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型)申请报告编写提纲推荐
	 
	  一。小镇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覆盖范围、产业配套设施、入驻企业规模、企业分类别统计和布局等。
	 
	  二。小镇互产业发展情况
	 
	  ①产业发展水平(产值规模、企业数量、发展潜力、行业地位、产业集聚度等)
	 
	  ②产业发展基础(骨干企业、产业链配套、人才、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等)
	 
	  ③ 产业小镇创新能力(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等)
	 
	  ④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情况(个性化定制、网络制造等新模式、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发展情况)
	 
	  ⑤技术融合示范应用情况(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情况,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重大互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情况等)
	 
	  三。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方案
	 
	  ①小镇建设总体目标及发展规划
	 
	  ②小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新建设的重点行业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计划、拟引进的重大高端项目计划、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③组织管理、投入和保障措施。
	 
	  附录:民族特色小镇打分标准
	 
	  一、民族特色小镇评定原则
	 
	  1、保护和修整民族文化村落或建筑遗存,保护或开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2、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民族特色小镇发展理念。
	 
	  3、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民族特色小镇。
	 
	  4、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民族特色小镇评定入围基本标准
	 
	  1、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2、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生态、社区的综合叠加。
	 
	  3、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高度吻合现状、独具特色的IP引进。
	 
	  4、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形成旅游品牌,并提升了旅居环境。
	 
	  5、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物质、非物质等)的挖掘。
	 
	  6、民族特色小镇项目总体规划合理,功能定位明确,运作模式高效,综合效益突出。
	 
	  7、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8、民族特色小镇项目投资理念、总投资、第一年有效投资、三年有效投资。
	 
	  9、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建立了综合管理体系,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10、民族特色小镇项目一体化施工建设及安全生产。
	 
	  三、民族特色小镇10方面打分标准
	 
	  民族特色小镇项目的评定打分包括10个方面,共1000分。具体指标及打分点分别为:
	 
	  1、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120分)。
	 
	  2、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生态、社区的综合叠加 (120分)。
	 
	  3、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高度吻合现状、独具特色的IP引进 (100分)。
	 
	  4、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形成旅游品牌,并提升了旅居环境 (100分)。
	 
	  5、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物质、非物质等)的挖掘 (100分)。
	 
	  6、民族特色小镇项目总体规划合理,功能定位明确,运作模式高效,综合效益突出 (100分)。
	 
	  7、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100分)。
	 
	  8、民族特色小镇项目投资理念、总投资、第一年有效投资、三年有效投资 (100分)。
	 
	  9、民族特色小镇项目建立了综合管理体系,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80分)。
	 
	  10、民族特色小镇项目一体化施工建设及安全生产 (80分)。
	
	  备注:
	
	  1、特色小镇申请文件以住建部特色小镇为参照填写;
	 
	  2、特色小镇申请文件附件必须提供的附件包括:项目的立项、规划以及环评文件;
	 
	  3、先由地方申报主体填写申请资料并提交市发改委审批入库,地方民委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