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主题公园,是传统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升级发展形态。公园的策划规划,以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基底,充分挖掘传统乡土民俗文化与异域风情,融入时下流行的艺术元素,策划具有生态性、文化性、示范性与体验性的主题产品。以农业生产为产业支撑,以农耕文化为底蕴与平台,创新传统主题公园的产品形态与运营模式,为主题公园设计开辟新的发展途径,同时,极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文化的产品层次。
农业主题公园的特点
农业主题公园是一个用多学科理论与先进技术武装起来,具有强大生产功能,优美旅游观光外貌,综合效益显著,多元化、复合型的生态经济系统。所以,核心是要把规划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即立足于“农”与“旅”最佳结合点上做文章,紧紧抓住农业这个主题,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应用景观设计造园的原理和技法,着力塑造“形散神不散”的农业景区,赋予农业更深层次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内涵。
“公园式农业”结合了现代农业、城市园林与传统农业旅游的特色,结合了服务创意和生态创意,此类农业主题公园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各类主题的公园里,景观独特,“农”味十足,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现代农业生产,欣赏田园风光、纵情青山绿水,还可以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农业主题公园的创意使农业的田园景观园林化,农业的生产场所休闲化,农业产品个性化。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
农业主题公园的特点
主题区域和休闲娱乐区部分是农业主题公园的主体部分,各主题区域和休闲娱乐区的景观设计要突出生态特点,各园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即每个农业生态园区具有独立的景观特色,独立的配套设施,独立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总体规划下相互协调,相互衬托。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并且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智能温室,打造农业科技展示馆、无土栽培种植馆、热带植物馆、亲子互动体验馆、自然教育馆、生态餐厅等以智能温室为载体的室内项目。以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室外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农业主题公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
整个园区内得出景观也采用同样的景观设计手法,将传统归于现代,将都市的喧嚣隐于自然的山水花园中,以流水、跌水、喷泉、草地、密林等优美的园景与周边的绿色大环境相互呼应。展馆、楼宇之间精心设计出的各种景观空间,集休憩、锻炼、娱乐等休闲设施为一体,使居住者在松栎、梅兰、桃李林中尽享园林之美,谱写诗意的生活乐章。此外,对环境品质的设计不仅着眼于创造观光休闲的环境,同时还为花鸟虫鱼提供适宜栖息的场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构成“城市中的绿洲,公园里的家”。例如,在全农业生态园合适的地方点缀牡丹、芍药和木兰科植物,在牡丹、芍药、木兰开花时,形成全农业生态园美丽的景观,营造举办牡丹、芍药节和木兰节的基础。通过分期开发,逐步把主要园区打造成独具风格特点的精品园,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提倡在这类主题公园设计中,通过树木的种类、数量、配置的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感受自然。通过此次项目为其生态建设献出一份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保障。实现都市绿洲的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示植被景观效果。
综上,农业主题公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公园内将农耕知识融入各主题馆,通过展示农时二十四节气、农事及当地农俗文化,让市民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此外,还有特色花卉、精品水果栽培等,以及各种农事体验活动项目,如参与农业劳动、踩水车、赶牛犁地等,使游人在休闲游玩中,感受传统农业文化的魅力。
来源:文化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