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在首届中国特色小镇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统一规范,严格控制建设数量,取消一次性命名,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
统一规范特色小镇 各地不能乱戴帽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特色小镇是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是基于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产业,从而吸引人口、企业、资本聚集。要以人为中心,要有好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医疗等,是人居住和就业的地方,建设要遵循规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徐林说:特色小镇一个应该符合规律发展的过程,成了部分地方政府的一个任务工程、政绩工程,很多地方以特色小镇的数量、投资规模等这样一些硬性指标来进行要求和考核。
徐林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揽,把特色小镇作为融资平台来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镇扩大当地的固定资产规模推动当地GDP的增长,甚至还出台了特别的考核要求,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一些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甚至房地产等项目戴上了特色小镇的帽子。
引来一个房地产商在那里规划、盖楼,投资上去了,也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要求,但这样的小镇,没有产业、没有内容、最后有可能会演变成空心镇。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评估,不符合规范的要淘汰,特别是县级政府综合债务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融资公司变相举债建设。
特色小镇成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国家发改委去年在全国选取了225个特色小镇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镇吸引了约3万家企业入驻,吸纳就业约130万人,创造税收达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完成特色产业投资约2000亿元。”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镇化推进处处长刘春雨13日在湖南长沙表示,特色小镇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也成为扩大就业的新抓手。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小城镇、特色小(城)镇也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冯海发说,高质量发展要理清特色小镇发展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损伤或者破坏生态环境、加剧产能过剩、停留在低端产业和低端产品,这样的发展都属于负面清单。正面清单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关键词。”冯海发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有一个以上支柱产业、20个以上企业的产业环境、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就业人员工资达到6000元以上,这是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理想状态。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它的发展不仅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还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区域布局有很重要的关系。”陈文玲说,特色小镇可以作为引领者把县、乡、村的力量集合起来,带动乡村的振兴。未来的城乡形态一定是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市群落,城乡之间的要素融合也应该是双向流动、多向流动、循环流动、融合发展的。
徐林认为,好的特色小镇要以人为中心,要有好的特色产业、营商环境、科学规划,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白津夫则建议,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基础上,给予特色小镇发展更大的探索空间,不要在起步过程中附加过多约束。
“要走好下一程,我们以什么心态看上一程?”刘士林说,上一程即“新城新区”,“新城新区”刚建设时出现了鬼城、空城、鬼楼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包括每一个层级,城市建设哪怕是一个小镇也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特色小镇的发展一定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能一出现错误就一棍子打死。
来源:中新网、央视新闻、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