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数字福建产业园:大数据引领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7-27 浏览量:473
  2013年5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确定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选址在福州长乐滨海新城。
  2013年6月18日,文武砂镇大东湖旁,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
  目前,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的产业园智慧中心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承载着招商、用户体验等多种功能。在启动区一期中部的数字福建研发大楼以及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已竣工并将投入运营。据悉,在VR双创办公基地已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如网龙VR部、华宸互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福建省星云大数据等。
  三年来,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从开工、建设、竣工到投用,凝聚着长乐各级各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三年整治东湖“变身”
  站在东湖边,放眼望去,湖水清澈、鸟飞鱼游。水岸边,还有那长势喜人的柳树、黄金榕、桉树等植物,一派夏天怡人的景象。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东湖流域溪水曾是黑臭的,还有半湖浮莲。三年来,长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湖水系整治工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大东湖河道进行全线排查,查找河道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制定整治措施;对重点河段进行集中清理。全面拆除东湖水系养殖场,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区域污染源治理,并建立污水提升站,通过新建提升站,避免了文武砂镇、古槐镇、湖南镇等的数千吨污水流入东湖。
  整治后的大东湖,作为2015年全国青运会水上项目竞技场,让全中国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长乐。
  “青运会皮划艇比赛之所以选址在大东湖,主要是考虑到其属于内陆湖,比赛水域距海约1公里,水域情况相对稳定。”长乐市东湖水上运动中心工程负责人陈敏说,现在大东湖已成为全国皮划艇运动员们的永久训练基地。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总体规划东至滨海景观大道,南至东湖北侧,西至两港连接线,北至道庆路。总体规划面积9.07平方公里,分为五个功能区,其中数字福建产业园区1.13平方公里、创业居住配套区2.12平方公里、商务综合服务区2.21平方公里、文化产业创意区1.72平方公里、园区生态休闲区1.8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
  “按照总体规划,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区将形成‘一心、两廊、两轴、三区’的空间结构,而且将构筑多个次中心,作为每个组团的核心,带动各片区均衡发展,建成生态环保示范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信息化高端产业示范区。”福建新东湖投资公司执行总裁陈良松说,产业园还将以云计算中心建设为重点,带动各片区发展,最终把这里建为长乐千亿信息化高端产业的示范区。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东扩南进,跨江下海”的大福州规划中,大东湖所在的滨海新城区将成为未来福州连通海洋的重点窗口。这里还毗邻首条横跨台湾海峡、大陆直达台湾的海底光缆——“海峡光缆1号”,信息与数据处理潜力不容小觑。
  VR产业基地开创未来
  2016年2月27日,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举行成立发布会,正式落户于福州新区核心区的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作为福建首个也是全国唯一的全产业链VR技术产业基地,其成立寓意着“数字福建”发展战略将在2016年实现质的突破。
  “市委、市政府把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作为福州新区建设的重点,产业园将全力做好服务协调工作,推进云计算中心一期、社会云和企业云、智慧中心大楼、研发大楼、智慧社区人才公寓等项目顺利建设。”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现场负责人丁朝杰向记者介绍。
  其中,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一期项目由省经济信息中心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7500万元,主要建设福建政务数据中心,满足未来10年省直部门数据中心整合和建设需求。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将于今年10月投入运营。云计算中心的社会云和企业云项目由省电子信息集团投资建设,占地30亩,总投资约13亿元,目前正进行桩基施工,也将于今年10月建成运营。该项目主要为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开放开发提供相关服务,吸引公共数据应用类、视频融合类、物联网应用类、位置服务类、射频识别类等相关产业项目在周边落地,形成完整的数据产业集群。
  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项目作为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承载平台,对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接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承接台湾第四次信息产业转移都具有重要作用。
  福建新东湖投资公司执行总裁陈良松说,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社会云和企业云这三大云计算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是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的火车头项目,作为我市规模最大的信息产业承载平台,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就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