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呼和浩特第一家PPP园区亮相 拟投资达200亿元
发布时间:2016-06-06 浏览量:476
 据悉,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是2016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也是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迎庆项目。此次亮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占地面积约2605亩,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厂房、基建部分计划投资为35亿元,设计建筑面积102.7万平方米。
  园区目前战略签约入驻的企业达20家以上,产业主要以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整车制造等延伸产业链。而此次集中入驻的企业包括,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快充王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呼市首 个采取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未来该园区将分三期建设,预计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可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着力打造自治区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聚集区。其中,一、二期总建筑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总投资共计达17亿元。而到2017年1月,园区将实现部分产能投产,预计当年的产值可达100亿元左右,年税收10亿元左右,可安排6000余人就业。
  业内人士指出,该项目建成后,对呼和浩特市乃至自治区新能源及汽车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加快转变方式、调结构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就业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土左旗委书记奇巴图在开工仪式上致辞。他指出,这次集中开工仪式,不仅是土左旗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标志着土左旗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必将在全旗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为土左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各级各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抓住产业升级主旋律,充分发挥自治区给予该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便利政策等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地区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相继引进并开工建设了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的项目,此次集中开工建设的6个项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呼和浩特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土左旗东部,紧邻金川开发区,距呼和浩特市市区11公里,地处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的110国道和京包铁路主轴线上及京津唐经济辐射圈内,作为呼和浩特金川—金山西向经济带,是呼—包—鄂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于2002年开始启动建设,2003年被自治区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9年成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3年底国务院下文批复升级为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了更好地规划园区的产业发展,记者获悉,开发区在北区原1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于2012年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北区和南区(新区)共109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了总体规划编制。几年来,通过高起点规划和大规模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5亿元,北区已实现“八通一平”,新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然而,建设初期,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各种条件制约,引进的项目普遍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加强,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发挥。当下,金山开发区基本形成了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格局,重点扶持培育以乳业、化工、装备制造、电力、新材料、现代物流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而此次集中开业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新能源项目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