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双驱”战略列入海南澄迈县“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03-03 浏览量:507
  澄迈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的最新战略决策,在今年2月底召开的县两会上一致通过,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并被写进该县“十三五”规划,勾画出未来五年澄迈发展的美好蓝图。
 
  从2010年到2015年,澄迈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一口气夺下六连冠。蛋糕做大了,形势变好了,为何不延续传统增长模式,反而在“十三五”开局之初,以一县之域喊出“双驱”战略?
 
  澄迈道出两个缘由。
 
  其一,国家要求。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契合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
 
  中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放眼全国,深圳、重庆等凡是靠创新驱动的地方,发展后劲十足,经济建设亮点频现。
 
  海南有着深厚的创业创新土壤。近年来着力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产业。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海南生态软件园发展,为软件园量身定制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创新技术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集聚发展信息产业。海南“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看来,“国家的大方向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给澄迈以‘双驱’战略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指明了路径,带来了机遇。”
 
  其二,澄迈实践。“双驱”战略,是澄迈在总结反思多年发展模式之后的慎重抉择,是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去年年末,一连串飘红的数据呈现在澄迈人面前——
 
  全县生产总值268.5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再次保持全省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3亿元,同比增长1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8亿元,同比增长6.5%……
 
  六连冠、全省第三大经济体、第三大投资体,面对这些响当当的名号,澄迈县领导班子却保持着难得的清醒:“六连冠”是在什么情况下保住的?“六连冠”之后靠什么继续实现增长?
 
  一边是传统增长手段走向困境。
 
  作为工业强县,澄迈以生态现代化为抓手,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传统制造业曾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经济下行压力下,由于市场低迷,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减产等情况,工业企业增收困难。
 
  “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杨思涛说,经济新常态下,澄迈人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努力破解澄迈转型之题。
 
  另一边是信息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势头迅猛。
 
  从7年前的一片荒地,到2014年386家企业入园,再到2015年新增429家企业入园,实现产值195亿元,增长48.9%——
 
  海南生态软件园,以其爆发式的增长劲头,成为全省亩产效益最高的标杆。
 
  再看种地收成。5年前种地瓜,1亩收入不过2000元;5年后还是种地瓜,1亩收入超过万元!
 
  这是澄迈桥头镇沙土村农户账本上的真实变化。
 
  福橙、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桥头地瓜、白莲鹅……如今,依靠科技引进—科学管理种植—品牌增加附加值来发展农业,一批拳头品牌农产品在澄迈生成,而且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农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欧盟、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20多万吨。
 
  这片肥沃的富硒地上,种地也能像做动漫一样如此红火,靠的是什么?
 
  靠创新,靠人才!
 
  一番比较、深思熟虑后,去年底,澄迈县委全会召开,首次提出全力推进“双驱”战略,强调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在全县引起大讨论。
 
  “‘双驱’战略的提出,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澄迈县长吉兆民表示,未来一个时期,澄迈将以“双驱”发展为动力,努力建设实力澄迈。
 
  在“双驱”战略的蓝图上,5年后,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7.5万人,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0%以上;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高科技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以上。
 
  为了绘就这张蓝图,澄迈动了真格,下了“血本”,专门设立“双驱”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专项资金注入基金,同时倡议社会各界向基金捐款,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扶持。
 
  为了绘就这张蓝图,澄迈将实施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完善积分落户等政策措施、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8条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并纳入各镇、各部门重要考核内容,强力推进实施。
 
  画布铺展开来,遒劲有力的“双驱”之手,必将绘就澄迈锦绣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