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展望邢台“十三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2-22 浏览量:592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站在新起点上,机遇进一步凸显。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主动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一系列重点工作:“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转型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沿着这样的路径,一份新蓝图徐徐展开——邢台以高昂的斗志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向改革创新要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组任务目标: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0家以上;推介PPP项目10个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如何在改革中发展壮大,是当前正在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
         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市人大代表、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认为,要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要大力实施简政放权,突出抓好“放、管、服”,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探索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共建机制,探索实行“多证合一”。
         在今年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之下,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首先要“创新”。
         创新是邢台发展的关键。市人大代表、南和县委书记李超英认为,要开展产业、技术、产品创新行动,设立一批成果转化基金,建设一批科技园区、技术交易市场,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要通过主动转型,尽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转型’就是要瞄准这些‘短板’,激发新动力,实现新突破。”市人大代表、邢台市政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宗山认为,要调整优化传统产业,有序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煤化工、玻璃、水泥等产业,加快绿色化、差异化、高端化改造,不断迈向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竞争力明显增强的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市政协委员、农工委常务副书记范经信认为,要稳定粮食生产,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临西光明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和61个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今麦郎、金沙河、富岗、绿岭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树一批知名品牌,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跨越。
         市人大代表、沙河市委书记曲斌表示,要积极去产能,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整、债务重组,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完成好省下达的钢铁、水泥、玻璃产能压减任务。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年行动,抓好百项技改和“两化”深度融合。
 
         创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协调发展,创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市人大代表、清河县委书记丁辛戈对此感受深刻。他说,只有牢牢把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创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才能抓住发展的主动权。
         解读这一思路,市人大代表、南宫市委书记赵增华代表认为,要落实“多规合一”,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要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富活力。
         “加快总投资7亿元的召马地表水厂”“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6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公交车覆盖免费WiFi”……报告对创造区域发展优势提出了一系列指标性任务。
         市人大代表、任县县委书记杨清江认为,要突出活力、宜居、特色,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做优老城、做大新城、做强县城、做美村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市人大代表、内丘县委书记张辉认为,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改居、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十二个专项行动。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报告中一组组十分详细和具体的目标引人关注:要大力实施“气化邢台”,力争完成“一城五星”15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全市推广洁净型煤30万吨,净削减燃煤总量25万吨。
         市政协委员、环保局党组副书记齐有主认为,要实施精准治霾,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逐一制定治理方案,开展散煤、焦化行业、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治理市区周边小板材厂,关停取缔33家土小企业及重污染企业,完成54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市政协委员、中昊机电总经理牛耀华认为,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探索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努力让邢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宗山认为,要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抢抓跨越发展新机遇
         报告明确提出:要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提升开放深度和广度。
         市人大代表、桥西区委书记郭和平认为,要按照“产城融合、改革为先、生态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会展、医养、教育等城市服务业,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及产城融合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兴业态孵化基地。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牛鼻子’。”赵增华说,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等制度,完善项目考评和动态调整机制。要创新招商方式,完善产业链、会展等招商渠道和平台,重点围绕“4+2”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
         报告提出:要强力启动邢东新区建设,加快提升开发区和项目建设水平。市人大代表、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段小勇认为,开发区是经济建设和项目招商的主战场,是协同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大平台。要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同步完善主路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公建项目建设规划与施工设计,确保“一年起好步,两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
 
         迈进安居乐业新生活
         回应百姓期待,报告对一些热点民生问题也都作出安排。
         报告提出: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扶贫攻坚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市人大代表、临城县委书记宋向党认为,要认真贯彻中央、省扶贫会精神,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突破年。启动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打好脱贫攻坚“当头炮”。加强就业服务,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市政协委员、平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史凤超认为,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全民参保计划;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市政协委员、体育局局长何洪锐认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组织国家级高水平特色赛事,做大做强自行车运动品牌,打造绿色太行健身休闲产业带。
         市人大代表、桥西区区长刘银亮认为,要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食品药品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生产安全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