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2016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新元对文件进行了解读,省直四大涉农部门回答了记者提问。
“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全省‘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尤其贫困地区仍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当前四川省还面临农民持续增收更加困难、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两大难题。”杨新元介绍,文件坚持从问题出发,提出“强基础,促转型,抓改革,补短板,奔小康”15字农村工作思路,对工作重点有细致具体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也涉及系列政策创新。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有何新政策、新举措、新亮点?本报记者从中梳理出四大热词。
热词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背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农村集体所有制基础,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出新部署。2014年,农业部、中农办、国家林业局下发《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解读】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首位,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任务。
文件提出,到2019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怎么改?一是清产核资,二是界定成员资格,三是量化股份,四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
去年起中央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各布局一个改革试点县(市),成都温江区入列。四川省也在广汉市、内江市市中区等10个县(市、区)试点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今年主要在三方面加大力度:抓好已有试点并扩大范围,确保每个试点地区都有一定数量村组试点;尽快总结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全面加快推进改革,不受试点与否限制。
热词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背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命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着力重点。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作出安排部署。
【解读】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在第一部分第一条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我省这项改革必要且紧迫,必须花大力气推动。
从四川省实际看,重点是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补短板、降成本。比如,在农业结构上,不断优化产业、品种、品质结构;在农产品品牌上,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地域和全国知名品牌;在产业融合上,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在补短板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解决“起初一公里”难题;在降成本上,着力在转方式上做文章,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
热词3: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背景】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意见》,提出围绕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五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一批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四川省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已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解读】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进行单列部署。此前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也明确要求,乡村旅游要向休闲康养度假模式发展,大力兴办农村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开发农村特色工艺品,不断丰富农民增收产业形态。要支持各地引进大型电商、星级酒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参与新业态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乡村酒店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业态人才培训、认定和就业,把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新业态带头人。要在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示范县建设基础上,对农村养老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农产品产地加工、农业服务业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再扶持培育一批重点县或示范县。这些要求都要在今年切实贯彻落实。不仅如此,只要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业态,各地都要加大探索力度。
热词4:
农民增收
【背景】近10年省委一号文件大多把促农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去年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1万元,连续5年保持“两个高于”。但去年农民收入增速是6年来首次回落到个位数,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都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增长空间受限,促农持续增收更加困难。
【解读】为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从四方面着力:一是挖掘农民家庭经营增收潜力,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补短板、降成本,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在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加快完善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二三产业经营收入。二是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力度,要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加快清理农民工就业歧视性规定,落实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税收优惠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等,确保稳定我省农民外出务工规模。三是着力拓宽农民财产性增收途径,一方面盘活农户自有资产资源,以多种形式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经济,获得股份分红;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集体经济股权量化到农户,让农民获得股权收益。四是着力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投入只增不减,切实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不断增进农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