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在三产中的占比,首次突破40%,又是一个里程碑。”在参加省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表示,这种结构变化是不可逆的,未来应站在全新的台阶上谋发展。
站上“40%”这个台阶,意味着什么?“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再接再厉发展服务业,将其推上更高的台阶?
立起结构调整“风向标”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大力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升级。
“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十三五’四川的服务业将在城镇化潜力不断释放等因素的推动下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省统计局局长陈炜认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强省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四川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8.7%,比2010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015年更是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之年”。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介绍,2015年预计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额及占GDP比重将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连续3个季度高于GDP增幅,领跑一二次产业,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5个百分点。
服务业之所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在于其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
2015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对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至42.4%,较年初提高7.1个百分点,较2010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8.5%,较2010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服务业新增就业52.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64.5%。谢开华表示,在“三期叠加”背景下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服务业担当着稳增长、保就业的重任。
过去一年,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以超高增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尖兵”。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3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16.5%;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约2180亿元;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0%和40%;699家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2.7%。
启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6年1月1日,成都33家商店作为四川首批离境退税商店,正式启动针对境外旅客的离境退税业务。
四川也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第二批,西部首个享受该政策的地区。成都市旅游局副局长陈世安表示,以退税为“杠杆”,将为成都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购物天堂提供有力支撑。
这项政策背后是四川服务业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谋篇布局。谢开华介绍,2016年四川将优化服务业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推动各市(州)实现服务业功能分区,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具体来说,就是加快推进成都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推进天府新区打造服务业新增长极;推动泸州、绵阳、乐山、南充、达州、凉山6个市(州)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不仅要抓好重点区域,还要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行业上,四川将着力推进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电子口岸、跨境电商建设,创建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深入开展科创通、众创空间试点,着力打造养老健康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上,四川将以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为重点,培育100个龙头企业,推进100个重大项目,打造100个重点品牌。
谢开华表示,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重点突破,将使服务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增长动能逐步调整转换。
增添产业发展“融合剂”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完善服务业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谢开华表示,今年将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将研究制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推进“制造+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转变。“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会展业也将以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四川博览事物局局长郑莉表示,会展业将围绕四川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会展开放平台作用,突出重点国家、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投资促进和贸易合作活动。
省商务厅2016年服务业工作重点中提到,四川将推动“农业+服务”发展,重点支持四大片区发展农村服务业。
四川还提出,将推动以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服务、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变,组织企业积极承揽实施境外工程、对外投资项目,推进“贸易+服务”走出去。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认为,服务业连接生产与消费,其发达程度是现代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要促进服务业多业态发展,使其成为制造、农业、贸易等多产业协调发展的“融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