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南京现代农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5-12-23 浏览量:557
        现代农业:农民富了农村美了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把握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主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南京市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
        根据江苏省最新发布的八项工程考核和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南京市八项工程考核中现代农业发展指数列全省第一位,全市现代农业总得分84.02分,比上年增加4.24分,南京市参加监测的5个郊区,全部进入全省区县第一方阵。全市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尤其是市政府出台政策实施农村耕地保护补贴,从今年起每亩承包地补贴300元;同时,实行城乡低保全域统一标准,大幅度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自2011年以来,南京市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54:1缩小到2.32:1。今年1月,南京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农业部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评定体系,南京已处于农业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迈进阶段,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已打下坚实基础。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76个家庭农场平均收入23万元 
        最近每隔一阵,江宁区禄口街道曹村的宇煊家庭农场负责人丁文浩就要开着货车,往城区送一批新鲜鸡蛋。丁文浩进城并不仅仅是为了卖蛋,而是想搜集市场信息,为正在筹备的网店积累第一手资料。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80后,从小并没种过地,但新型家庭农场模式及政府的扶持,吸引他留在家乡当起了农场主。与父辈们种田不同,他一有空就看各种专业种养殖技术书,上网了解各地甚至国外市场信息,农场的水稻、葡萄、鸡等,现代化种养殖水平都很高,“等到网店上线,销售也不用再肩挑手提进城了。”丁文浩说。
        在江宁,像宇煊这样的家庭农场已有653家,经营面积13.31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近两成。“家庭农场不仅是全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抓手,更是区现代农业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考核内容。”该区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家庭农场户均经营面积超过200亩,规模化、现代化种养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效益高。
        着力构建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是南京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点路径之一。如今,全市在农业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有2376家,平均生产经营收入约23万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478家,合作联社34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5家,销售额过百亿元企业4家,10亿元以上17家。今年截至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59亿元,带动农户168万户。
        “其实,早从2013年起,南京市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包括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等系列政策。”市农委负责人说,在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鼓励下,一批有“职业感”的新型农民崛起,带头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组建产业或区域性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协会等。 
        六合区马鞍街道刘家庄养殖场的草鸡蛋市场名气大,销路不愁,但街道和养殖场都未满足于区域养殖业的一枝独秀,而是想把街道畜禽产业整个带动起来。在街道支持下,养殖场把周边养殖户“拢”到一起,成立了“南京市六合区东马养鸡专业合作社”,一下子发展了100多户社员,养殖规模也扩大到近6万只,还开起了淘宝网店卖蛋,年销售额已有150万元。周边120多个村民还在合作社找到了打工机会,人均年增收入3万元以上。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农民增收“红利”凸显 
        “粉嘟嘟的小肉肉好萌啊,包装好用心,一片肉肉都没掉。”这是农业电商江苏惠万家在淘宝上开的多肉植物网店“竹本精植”的买家点赞。 
        惠万家生鲜部负责人周文伟说,现在网店人气很旺,为满足买家需求,他们已在附近两个社区建了200多亩示范种植基地和1000多亩种植区,周边200多农户被带动起来,种植花卉苗木,每亩年增收3000多元。 
        记者从市农委获悉,目前全市农业电子商务营销额在全省占比已达20%;淘宝“中国南京馆”已入驻农业电商456家,去年实现网上销售额3.2亿元;全市农业电商数量现已有1500个,带动农村网店经营、物流配送、网店服务等相关岗位就业2万多人,预计今年全市农业电商主体增长将达30%以上,实现网上营销额46亿元。 
        南京互联网+农业的崛起,是南京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成功探索。 
        “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了南京市以都市现代农业为定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步伐,农业生活休闲功能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空间被深度挖掘,农民增收‘红利’凸显。”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已与旅游、节庆、文化、生态、健康等“消费需求”有机融合。全市累计建成休闲农业景区(景点)25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部省级30多个荣誉花落南京,高淳国际慢城、江宁金花村、六合茉莉花村、浦口珍珠村等一批休闲农业亮点,去年实现综合运营收入46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对农民增收成效明显。“高淳农家乐发展每年可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近3亿元、人均增收4500元。”高淳区农工办负责人说,该区现已发展农家乐232家,建成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示范村40多个,全区从事休闲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农村居民达6.7万人,占比19.1%。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 “稻田里挂蚊帐”,智能温室里不见人 
        “稻田里挂蚊帐”是江宁区湖熟街道三界社区祥鹏家庭农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一种叫做‘水稻大棚栽培模式’的新技术,主要为了防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这样稻子生长期可不打或少打农药。”农场主魏道常说,他家的大米已注册“宝宝牌”商标,拿到了绿色食品认证,市场售价是普通大米的两倍,这全得益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是构建符合南京资源禀赋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必由之路。“目前,南京正以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和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市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重分别已达20%和6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5%。”市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0个;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力度逐年加大,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点已有109个,物联网应用面积占规模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15%;南农大、南林大等32家在宁农业院校联手组建市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4.5%。 
        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让南京市现代农业建设插上翅膀。棚里的红掌鲜切花、优质番茄栽培全都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实现无土栽培,节水灌溉……在栖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50亩的荷兰高智能玻璃温室一眼望去没有一个人,这是南京首个全程用互联网+模式管理运营的智能温室。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的荷兰农业专家说,这里采用的是全套从荷兰引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一期可年产红掌鲜切花80万株、优质番茄50万公斤,大部分流程都不需要人工参与。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南京又有了新的抓手。今年1月,南京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此为契机,南京市正筹划编制“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具体内容将包括:到2017年,全市生物农业产值要达到400亿元;每年培育1.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合计农民每亩增收40元以上,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万元,年均增长10%左右;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17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过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