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10月30日-11月1日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会上表示,未来大健康产业占中国GDP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代表出席开幕式的9名中科院院士,宣读了《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泰州倡议》,呼吁业界主动策应国家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系列政策,集聚行业资源,不负时代重任,主动回应百姓期待,勇挑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重担,为加快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会上代表国家四部委致辞时指出,中国将面临老龄化和健康的挑战,同时也将面临创新大挑战,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成为迎接创新大挑战的重要动力,将在支持经济转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他说,未来包括生物医药和食品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占中国GDP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将在新一代技术支撑下拥有更大发展空间,精准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医养结合等大健康产业必将蓬勃发展。他还表示,科技部将会同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支持中国医药城的建设发展,共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健康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开启大健康时代新蓝海
从全球范围看,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社会日趋老龄化为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突破则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在提升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的同时,也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变革。此外,中国不断完善的基础医疗保障体系和持续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各级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都为医疗健康产业营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这个规模将超过10万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年均15%-30%的快速增长,远高于全球年均增速,进入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内外企业的积极参与,现已形成了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上海张江药谷等研发中心及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数个产业集群,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已逐渐成为医疗健康产业中一个较为独立的分支,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整体而言,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处于产业中低端环节,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未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将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重点。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养老服务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当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观念不到位、资金供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成为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既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重点,也是当下资本市场投资的热点。在为大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也给传统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达国家健康产业早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我国还处于起步和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很大。”这是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日前在该主办的“2015中国首届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抗衰老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的。
曹文炼在论坛上说,按照联合国标准,从1999年开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据有关统计,我国60周岁和以上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9%,目前近2亿人,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亿人,2034年达到4亿人。因此,如何满足庞大老年群体服务需求刻不容缓。
日前,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两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各地卫生健康状况普遍改善,最近20年中国总体人均预期寿命均有提升,儿童死亡率则普遍下降。研究认为,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根据各地方特点制定的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政策。
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和评价中心牵头,中美两国学者共同参与,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协作开展的相关研究共有两项。
第一项是关于1990年至2014年各类疾病死亡率省级水平分析的研究。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上海市预期寿命在全国位列第一,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80.2岁,女性预期寿命为85.2岁。与1990年相比,中国最高预期寿命增长了将近6岁,中国的最高预期寿命水平与世界最高的日本、法国等国水平相当。
分析认为,中国各地的预期寿命都有所增长,这与中国日益增长的GDP以及更加完善的孕产妇教育有着紧密关系。研究认为,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国内医疗保健体系的改革,特别是注重公共卫生的均等化。
在文章随附的评论中,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詹姆斯·米尔纳和保罗·威尔金森表示,“中国政府现在将百姓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中国政府在近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在新的五年规划内扩大医疗行业规模。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还提出了解决气候变化的具体方案,保证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低碳能源的生产。如果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中国将有机会证明,取得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第二项是关于1996年至2012年中国2851个区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研究。研究显示,自1970年以来,中国各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都有所降低。即使将经济水平提升和教育完善等因素考虑进去后,中国儿童死亡率的下降速度还是超出了各界预期。
文章特别强调,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儿童死亡率也在急剧下降,这打破了此前多数国家少数民族群体是国民健康最难达标和最晚受益者的规律。
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和评价中心负责人及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克里斯托弗·默里博士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人口和健康的巨大转变,这充分体现在同一时期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的不断改善。”
文章随附评论也认为,“中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的成就应归功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迅速增长。大规模减贫行动也使得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在1978年到2010年间快速下降。住院分娩和预防接种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实施义务教育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由95.5%提高到99.7%。这些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为儿童健康状况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健康中国”投资兴起
各路资本正跑步进入健康产业,尤其是保险资金对进军健康产业势在必得的态度,值得关注。据了解,接下来在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健康产业建设方面,相关政策将落地。
一个月来,A股健康中国指数涨幅达到了33%,“健康中国”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业内人士表示,火爆行情能持续多久无法判断,但是,要问中国未来30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大健康产业则不能错过。
保险资金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稳定性强的特征,和健康养老产业有天然契合点。随着相关政策落地,保险资金布局健康产业链上的障碍将扫清。
记者近期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获悉,保监会将制定政策进一步推进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健康产业,推动保险产品与养老健康产业更好对接,更好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此举被业内人士视为推动险资在有关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进展。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和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独特优势,支持包括养老、医疗、健康在内的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建设。《意见》还明确了信息共享、税收、用地、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方面的操作办法。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这个文件解决了困扰保险资金的很多实际问题。比如,以前保险机构和工程主管部门信息不对称,沟通机制不畅,现在保险机构可以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升保险机构的风险甄别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健康产业已经被保险公司视作未来重点布局的方向。作为掌握投资工具最多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正在通过债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投资、设立成长基金等方式进军健康产业。
中国人寿已提出“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的发展战略,要把健康医疗、养老保险、政府购买服务作为重要业务板块,结合健康医疗产业投资和养老养生社区服务,突破传统的商业保险保障模式,形成跨界的“大健康、大养老”产业链。
今年,国寿投资控股公司在贵州投资20亿元打造大健康产业,试水大健康全产业链。据业内人士透露,最近中国人寿还在发起一个大健康产业的私募基金。
据了解,中国平安布局“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打造了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新型健康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从投资角度看,投资弱周期和稳定现金流的产业,对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有着积极意义。但从与保险业务协同角度看,保险公司要在医疗、养老行业有更大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健康中国”战略意义深远
健康中国2020规划的制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全面健康水平作为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目标,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应制定和实施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规划,也就是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主要危险因素,确定切实可行的重大公共医疗卫生行动计划,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同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有利于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制定健康中国2020这个中长远规划是解决我国当前和长远健康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仍面临严峻形势,卫生发展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流行病仍比较严重。现在,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超过450万,占全世界患病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200万。而且,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中国耐药的结核病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疾患患病人数持续上升。最近统计,清晰的表明慢性病致死的人数已经占到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第二是经济社会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老龄化进行加快,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9%,这样就对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出现过的很多问题,在我们国家也会出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环境污染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对疾病防治提出了新要求。第三是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有效控制重大疾病的影响,包括我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包括诚信体系这个词。形势严峻,卫生资源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社区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医疗保障体系存在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的问题,所以,制定这个中长远计划还是国家长远健康的必然要求。
国内外经验证明制定和实施国家卫生战略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在我国家建国以后,在政府组织的全社会参与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就取得过巨大成果,在不到20年时间里,人均寿命从原来的35岁达到60岁以上。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如今天的,但是,有一个好的国家卫生战略。国际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对国民健康的长期发展战略做了系统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国民健康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使这些国家国民健康不断得到改善,美国的最近几次评估的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智科博(北京)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作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专业咨询策划机构,长期以来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战规划经验,欢迎来电咨询:010-59473455。
我们致力于
大健康产业行业分析
大健康产业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大健康产业产品市场调研
大健康产业企业战略研究
大健康产业行业多元化集团进入的投资策略
大健康产业集群分析
大健康产业政府课题研究
大健康产业行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