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信息经济已经成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在这场事关区域未来发展的“大考”之中,浙江余杭勇担重任,迭代升级的“智慧号”产业列车正在高速行进中。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今年前三季度,余杭信息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462.84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7%;占全市信息经济总量的28.4%,总量规模居全市首位;全区233家规模以上信息经济单位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剔除重复)897.02亿元,增长65.1%,较好地体现了“一号工程”在经济提质增效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步:谋篇布局“一号工程”发展方向
以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为突破口,余杭积极发挥其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努力成为浙江省及杭州市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版图中的关键板块。余杭的实施路径,主要是走三条:实施“211”战略,深化“523”计划,落实“互联网+”思维。
艺尙小镇局部效果图
“211”之称,源自余杭“双核、一镇、一谷”四大信息经济产业高地的缩略。“双核”是指未来科技城和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们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即智慧城市核心示范区和两化深度融合核心示范区,双核聚焦,围绕主城呈现东西呼应的发展态势。“一镇”是仓前的“梦想小镇”,为大学生
创业创新提供平台。“一谷”,是指良渚智谷,如今已成为杭州乃至省内一个发展创新产业和智慧经济的热土,涌现出一大批智慧经济赛场上的“先行者”和“领跑者”。
良渚智谷工业设计城
第二步:精准对接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对标南山再出发”背景之下,余杭相关部门重心下移,把力量沉到一线,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项目推进。
在政策上,对工业化、信息化领域现有、现行产业政策进行清理整合,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鼓励创优创新,制定《余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对“一号工程”重大示范性项目以及重大技术研究优先给予用地、资金以及人才等要素的保障。
信息经济为余杭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机遇,孵化创业项目的爆发式成功,带来上下游综合性反应;“523”计划优化布局,成为培育创新主体新的载体;大平台在推进中,产业化项目自然凝聚形成新的产业链条;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带来的溢出效应更加鲜明。
今年春风动力正在开展系统集成
预计2016年“智慧工厂”将全部建设完成。目前,春风动力生产效率的增幅都在20%以上。
智慧,是这个时代的灵魂。然而,仅仅拥有智慧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拥有将其转化为实体的能力和毅力。可以说,眼下的余杭,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首先是余杭拥有天猫技术、淘宝软件、华立仪表、利尔达等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集聚一批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加强优势资源整合,着力构筑产业生态。同时,以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艺尚小镇等为代表的平台园区的政策支持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支撑增强,平台载体不断优化。
其次,高端人才在余杭不断汇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余杭是浙江的人才高地,国千、省千人才数量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同时依托浙大、浙工大、浙江理工等高校的智力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技术成果对接转化。
推进信息经济“一号工程”,余杭接下来将着力打造“2+5产业新体系”,积极发挥现有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两大基础智慧产业优势,发展电商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五大新兴智慧产业,构筑智慧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