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与环境恶化的挑战,面临着资源高投入和粗放式经营的矛盾,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说,“互联网+”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也是推动农业转型跨越的新动力。
与时俱进引领现代农业,广架桥梁成就绿色品牌,是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一贯的办会宗旨。“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本届农交会最大的亮点。精准的农业技术展览、产品的可追溯性、专业的讲座……农交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互联网正在融入农业产业体系,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本届农交会上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河北省农业发展成果展。展会上,多种应用于农田种植的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通过这个屏幕,所有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我们都能实时看到,点一下按钮就能远程控制管理。”华夏神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开发部经理马利强介绍说,农民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就能完成种植。
华夏神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技术,完全改变了过去全凭经验和感觉的传统浇水、施肥、打药方式,将农业生产推向定量化和精确化。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说,“大数据将改变科学研究路径,未来的科学研究可能实现‘纸上谈兵’。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定位仪,农业市场的导航灯,农业管理的指挥棒。”
农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成为大家的焦点。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就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的生长、管理、采摘、加工、储运等全过程全部公开,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购买产品的所有信息。
“这样吃的都很放心。”市民张东杰说,用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不仅能了解该蔬菜的产地、品种、采摘时间等基本信息,而且还能知道它们的生长过程和是否使用化学农药,是否受到环境污染。
“扫描微信就可以抽大奖,关注微信号就给礼品……”农交会上,微信也成为不少商家营销的新平台,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同样火爆。“我们目前有20多户农民每天都通过微信销售产品,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七八百万,微信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30%。”大城县惠农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井刚说,下一步,他们也将加强互联网在销售、成产、种植等方面的应用。
如果说精准的农业技术展览展示突显了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的新成效,那么大会安排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专题讲座则传递出“互联网+现代农业”前景的最新声音。在讲座会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和现代农业怎么“跨”、怎么“融”、怎么“连”等问题,为农民如何实现 “互联网+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互联网+’现代农业,不仅+农业,还要+农村,+农民”王小兵充满期待地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农民”将涌现出来。他认为发展农业一定要借助“互联网+”,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把“互联网+农业”作为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不仅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也深刻改变着农产品消费方式。农交会将互联网嵌入展前、展中、展后各个环节,从产品质量到流通、加工、生产等环节都进行了全程展示,深刻地诠释了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届农交会不仅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还将拓宽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的路径,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