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河北廊坊:京津冀协同发展 现代农业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5-09-28 浏览量:834
  “品牌+可追溯”,使舌尖安全更有保证;“物联网+大数据”,让“智慧农业”变得更聪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更加活跃……在第十三届农交会上,来自各地的新奇优特农产品“济济一堂”,形形色色的农业新技术“目不暇接”,展台前围观的人们络绎不绝,商家纷纷洽谈购买。
 
  这一幕幕,彰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展现出一幅现代农业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战略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京津冀三地人口众多,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需求数量大、品种要求多,如能就地生产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如将科技手段、休闲方式等引入其中,河北现代农业发展,必将闯出另一番天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为河北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研究员洪仁彪表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利好因素。
 
  从市场角度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产品消费市场缺口变大,使得行政壁垒正逐步打破,农业质量安全监管联盟形成,产销地准入实现互认,绿色通道高效畅通,再搭上天津自贸区的“快车”,河北农业发展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以廊坊为例,全市目前瓜菜产量的73%、肉类产量的59%、禽蛋产量的45%供应京津市场,20万户农民从中受益。市委书记王晓东介绍,在充分发挥紧邻京津优势和借助农交会的平台优势下,廊坊市已初步形成以大都市为依托、以鲜活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为主的“城郊—都市型”农业业态,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京津冀三地出台了科技研发运用的一系列合作意见,建立了一批开放、畅通、互享的科技资源平台。同时,大力支持建立生物肥料、饲料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农业企业重点实验室,正全力发展物联网、“智慧农业”技术。
 
  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就利用“互联网+农业”IT生态系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得了先机。该公司副总经理靳爱红介绍:“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研发的‘新侬到家’,不但实现了农产品的生长、管理、采摘、加工、储运等信息的全公开,还做到了一站式订购和享受贴心服务。”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已分别签署现代农业发展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洪仁彪认为,这将促使三地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协同;完善流通体系,推进市场协同;创新资源配置,推进科技协同;加强资源保育,推进生态建设协同;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协同;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统筹协同。
 
  其实,早在2013年,河北省就启动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3.5亿元,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31个,已经成为融入北京天津市场、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以固安为例,通过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主动引导农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目前,全县菜农入社率达90.24%,20家蔬菜合作社与北京市场建立了产销关系。
 
  当前,京津冀三地正加快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流转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与协同;构建统一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成立农业协同发展基金,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依托京津高校优势,培养农村骨干人才和职业农民;实现农村实用人才交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实施三地农业人才智力互享协议,促进人才在三地合理流动……对此,洪仁彪说:“河北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应着眼全省、统筹规划,在未来全力打造‘一圈四区一带’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格局。”所谓“一圈四区一带”,就是环京津都市农业圈、山前平原高产农业区、黑龙港节水农业区、两山(燕山、太行山)生态农业区、坝上高原特色农牧区和沿海水产经济带。
 
  廊坊地处环京津都市农业圈的核心地带,具有社会资本活跃、优质农产品需求量大、生产水平差距较大等特点。
 
  近年来,廊坊市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区位优势,引进兴华财富集团投资32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等38个总投资118.3亿元的项目;引进绿色农药、智能温室等70多项高新技术;55家企业与北京京的大型超市建立长期供货合同,26家企业进入400多个社区……今后,廊坊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洪仁彪建议,要以都市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京津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和“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进区”。“这必将有效促进廊坊的现代农业发展,使之发展成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